学校概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是一所肩负神圣使命、承载宏伟愿景的大学,学校的理想和抱负、传承和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紧密相系。  

1952年10月,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八所中国著名高校的航空院系合并组建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66年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现在的北航,拥有学院路和沙河两个校区,30000余名在校学生以及近4000名教职员工。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确立了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远景目标,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

学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育人理念,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在创造知识中培育人才,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和国家建设发展培养了一批领军人物和奠基人才,一批批各领域杰出人才、行业精英从这里走出,将北航的精神火种播撒到世界各地。2017年,北航迎来了建校以来最大的人才培养改革,按照“学生为本、通识为基、融合一体、创新开放”的理念,成立覆盖一、二年级的“北航学院”,实施完全大类招生,强化通识教育,实行宽口径、大平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整合全校教育资源,统筹书院建设,着力培养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领军领导人才。北航吸引了中国最优秀的学子就读,每年全国高考有将近1000万考生,平均排名前千分之三的考生才能考到北航。

学校始终坚持学术至上,形成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的科研基础和创新力。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航14个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为A+学科。在2017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北航的航空航天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学校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中国高校前列,研制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多项空白,近13年来共获得1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得国家高等级科技奖励的纪录,被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不断强化基础前沿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多项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在仿生界面、热电材料、量子测量等领域初步实现了引领科学前沿。现在的北航,平均每月有一项重要学术发现,每两个月有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产生。